首页

苏墨墨第一视角口水专场

时间:2025-05-23 00:16:42 作者:扩围!中东欧相关国家农食产品输华准入增至126种 浏览量:88501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公众

  科普影响扩大 游憩线路丰富(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常 钦

  核心阅读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的建立,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空间。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和重要进展,形成了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格局。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实践,也是我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重要抓手。首批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设立以来,保护格局、保护水平、保护能力等方面进展明显、成效显著。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相关情况。

  制定出台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监测评估、资金项目等10多项制度办法标准

  9月4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正式挂牌。武夷山国家公园横跨福建、江西两省,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其中,福建省域内1001平方公里。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局长方燕鸿介绍,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涉及4个县(市、区)、4.58万人,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建立以社区群众为中心,服务绿色产业、服务环带建设、服务前置审核、服务环境整治的“一中心四服务”协调发展机制,支持打造生态茶园和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不断壮大茶、旅、竹等绿色产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地司司长张利明介绍,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制度创新。国家林草局会同有关部门、地方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力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等重要文件,审查批复第一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制定出台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监测评估、资金项目等10多项制度办法标准,基本构建了我国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初步建立了中央直管和中央委托省级人民政府代管两种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以及主体明确、责任清晰、密切配合的央地、部门、园地协同联动机制。强化支撑保障,指导完成东北虎豹、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组建工作,设立大熊猫、东北虎豹、雪豹、长臂猿等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初步建立起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

  张利明介绍,国家公园从试点探索到正式设立、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和重要进展。去年,国家林草局委托中国科学院等单位50余位专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藏羚羊增长至7万多头,雪豹恢复到1200多只,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7群42只。

  二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实现整体保护,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

  三是民生持续改善。近5万名社区居民被聘为生态管护员,年均获得工资性收入1万—2万元。实施野生动物损害全域保险、生态搬迁、入口社区和示范村屯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

  全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我国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达3.8万余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约1200种。

  揭牌以来,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成效显著。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3624号,25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0种、珍稀濒危植物65种。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7596号,24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0种、珍稀濒危物种359种。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介绍,我国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全力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主要开展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推进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设立后,国家林草局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实地调研,指导其编制建设方案,支持种质资源库、珍稀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基础设施、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等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科学布局国家植物园体系。国家林草局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在全面调查了解我国植物园体系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议,编制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在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基础上,再遴选出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纳入空间布局,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优势互补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不断夯实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技术支撑保障。去年以来,国家林草局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国家植物园设立规范(试行)》《国家植物园创建、设立和建设工作程序(试行)》,组建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国家植物园考核评价规范》等标准规范,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提供坚实技术指导和基础保障。

  ——有序推动新的国家植物园创建设立。目前,国家林草局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专家加强对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的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新的国家植物园符合性认定评估、设立方案论证等工作,推动各植物园明确定位,强优势、补弱项、提质增效,稳妥有序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王维胜表示,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建立健全布局科学、动态开放、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国家植物园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

  实现全民共享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目标之一,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游客能不能进?国家公园中心副主任安丽丹介绍,国家公园成立3年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保护成效,生态成果要更多更好地惠及公众。

  我国国家公园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严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区适宜的区域,可以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游客可以进入相关区域体验感受。

  目前,5个国家公园都根据自身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禀赋,向公众开放了丰富的线路和区域。比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置了10条生态游憩精品路线和科普廊道,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都是知名的目的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规划了广元唐家河园区、雅安喇叭河园区、眉山瓦屋山园区3条独具特色的游憩线路以及11处成熟的游憩区域。

  安丽丹表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首要任务,发展要以保护为前提。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

  科普教育影响明显扩大。国家植物园打造《万物共生大讲堂》科普讲堂,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2023年游客量为380万人次。华南国家植物园7个自然教育课程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生态环境教育典型案例”,202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等。2023年,华南国家植物园游客量为242万人次。

  “国家植物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平台,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生物多样性高质量保护的基石。”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介绍,国家植物园通过温室、专类园、标本馆、种质资源库、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对植物类群进行系统收集、完整保护、高水平研究和可持续利用。国家植物园展示收集、保存的野生植物,对提高大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9日 14 版)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进入流感高发季接种疫苗还来得及吗?中疾控回应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索维华介绍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是在理想条件下测试得出的,通常不考虑实际用车环境中的所有干扰因素,如环境温度、驾驶习惯等。因此,实际续航里程往往会低于宣传的续航里程。而且据北方车主反映,纯电车完成同样一次充电的实际续航里程,冬季与夏季相比最多会相差30%左右。

大数据,就这样改变了生活

2023年9月,10岁的女生小梦(化名),因连续1周多的不明原因发热在当地就医。血常规检查提示其白细胞急剧升高、红细胞和血小板严重下降,医生就怀疑小梦罹患血液病,经过骨穿,她最终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此后,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梦开始接受化疗,勇敢坚强的小梦每次都能顺利挺过化疗,在第二个疗程时就达到完全缓解。

余伟文再获委任为香港金管局总裁 任期五年

“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事过之后,宝塔区住建局副局长庞振强仍在感慨。从危房改造入手,探索多元筹资模式……蓝图渐成现实,市区32条沟道持续治理,2.1万户居民受益。

王毅谈中俄关系的“五个始终”

一段时期以来,日本政府追随美国加大对华经济安保政策实施力度,尤其在尖端半导体领域,希望通过实施出口限制等方式形成比较优势。2023年7月2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式实施尖端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等23个品类列入出口管理限制对象名单,并设置了42个友好国家和地区的“白名单”,将中国排除在外,如果受管制设备出口到“白名单”以外的国家,则需要企业向经济产业省提出申请。但从贸易数据不难看出,即便是在日本政府的尖端半导体领域对华限制措施下,中国市场依然是日本半导体企业难以割舍的重要贸易舞台,在尖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限制下,更是倒逼日本企业在传统半导体领域加大了对华的合作力度。

王巍: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包含八大特征

然而,直到2000年,靶向放射性药物(也称为“核药”)的出现,才使得放射治疗达到了分子级别的精准度。这类药物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够像被编程的导弹一样追踪癌症,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将放射性物质直接递送至肿瘤处。它们不仅在重大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凭借其独特的活体功能显像能力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